团队精神是怎样炼成的?———记省高校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倪康、李明雪、徐勇

期次:第646期    作者:张天娇   查看:27


  眼前的这个由激光器、二维运动平台、线阵CCD和两个反射镜构成的装置基于光杠杆原理,可以将物体的表面形貌扫描放大,通过线阵CCD捕捉光点变化信号,再经上位机进行采集,从而计算出物体表面的粗糙度。这一装置看似简易,却有它的“神奇之处”,不仅可以运用于原子力显微镜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教学演示,还可以用于检测物体表面粗糙度。
  这个“神奇”的装置是在我校苏峻、周惠老师指导下,由组长倪康、组员李明雪、徐勇自主创造的作品,在江苏省高校第十三届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明确的分工 人尽其才

“从起初构思到作品完成,我们花了近一年的时间。”组长倪康告诉记者。早在2015年5月的某一天,倪康在做光杠杆实验时脑海里灵光一闪,产生了把光杠杆原理应用于测量物体表面粗糙度的想法,并告诉了自己在社团中的的朋友李明雪和徐勇,三人便当机立断申请了大学生创新项目。
  说做就做!2015年暑假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倪康、李明雪和徐勇一直留在校内做项目。三个人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倪康负责搭框架,徐勇负责写程序,李明雪负责做上位机。“我是组长,苦点累点没关系。”倪康主动挑起了大梁,负责最复杂琐碎的搭建框架任务。从计算数据、到验算、再到画出结构图,这一环节倪康重复了无数次。装置所需材料尺寸比较特殊,很大一部分需要自己动手做。比如表面粗糙的物体是3D打印出来的,而3D打印机很可能出现故障,为了避免打出残次品,倪康通宵守在实验室里,几乎一夜未睡。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倪康布用满血丝的眼睛看着手中完美的作品,不禁嘴角上扬。
  “在团队的力量面前,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李明雪的眼神里流露出坚定的光芒。指导老师苏峻建议给装置配备一个实时采集数据并显示波形图的上位机,此时,距比赛仅有两周时间,三人二话没说,开始埋头苦干。从早上8点到深夜11点,除了吃饭时间,他们三人都“驻扎”在实验室里,翻资料、找说明书、反复试验、咨询老师……经过两周的“艰苦奋斗”,终于在比赛前把上位机做了出来。

  完美的配合 展示最佳

2016年11月12日早上8点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体育馆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江苏省高校第十三届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总决赛在这里举行。参赛的全省49所高校的321项作品被分为6组,每组由5位专家进行现场评审。
  轮到倪康、李明雪和徐勇演示作品了,三人进行了明确的组内分工:倪康负责讲解和答辩,李明雪负责操作电脑和装置,徐勇负责答辩。“各位评委老师早上好!这是我们小组的作品 《基于光杠杆原理的物体表面粗糙度测试装置》。我们的装置分为四个部分:光路部分、控制部分、电机运动部分和上位机。请大家先看我们的演示。”倪康一边用手指向装置的配件,一边对专家进行细致的讲解,举手投足间展现出自信、从容的风采。
  与此同时,李明雪用手指轻轻按下装置侧面的开关,一束红色光线随即从激光器中射出,经过平面镜的三次反射,将物体表面形貌放大显示在显示屏上。随着电机的运动,探针从粗糙物体表面扫过,与此同时,经线阵CCD采集的光点位置实时显示在上位机界面上,而反映物体表面粗糙度的波形图也清晰地展现在横纵坐标轴上。“滴答”一声,李明雪点击“停止采集幅值”的按钮后,波形图随之静止了,粗糙度也立即运算出来。
  现场评估的5位专家频频点头,眼神里流露出赞赏之意,其中一位专家问道:“粗糙度是比较微观的概念,指的是样品某一点的粗糙程度,而你们的装置可以生成样品表面形貌,这好像跟粗糙度的概念不太一样吧。”徐勇从容回答:“我们将物体某一点的微小起伏放大之后用3D打印制作出合适的样品,这样一来便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这件装置的作用。”“我们是三个臭皮匠,能顶个诸葛亮。”谈到参赛成功,三人异口同声地笑着说。


  关键的点拨 用心良苦

经过激烈的角逐,倪康、李明雪和徐勇凭借思路巧妙的科技作品和优越的临场应变能力,从全省49所高校的321项作品中脱颖而出,拿下了大赛的一等奖。取得这样的佳绩,他们由衷感谢苏峻老师的别具一格的指导。
  有一回,倪康、李明雪和徐勇发现装置出现故障,不按预定的程序走,他们困惑不已,立即向老师求助。结果苏峻老师只撂下一句“冷漠”的话:“我不管。”求助无果的三人只好前前后后反复试验了很多次,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排除,最终再经过苏峻老师的点拨,才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控制电路和电机电路需要隔开,但在组装装置时不小心将这两条电路接到了一起。原来,苏峻老师这句看似“冷漠”的话实则是为了培养他们三人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可谓用心良苦。
  苏峻老师告诉记者,由于我校没有物理专业的学生,物理系老师只承担基础教学任务,所以成立了“物理与电子协会”。协会每年招收来自不同专业的热爱物理的学生,通过老师指导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再帮助低年级学生的模式,进行电子和单片机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社团里和他们三个一样优秀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真的很棒!”说到自己的学生,苏峻老师眼里满满是欣慰。
  对于荣誉,三人只是淡淡一笑:“名誉如水,过去了便过去了,但我们的团队精神是永远不会变的,因为一个人可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倪康、李明雪和徐勇表示,他们希望将来继续把科研搞好,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团队。 (学生记者 张天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