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念先师陈嵘

期次:第669期    作者:陈植   查看:87


  民国初年江苏设省立第一农业学校,当时新任校长过探先先生初从美国学成返国,敦请陈嵘先师任林科主任、唐昌治先生任农科主任,此时余幸立于先师门墙而获亲聆教益,他除主持科务外,并亲任造林学及测量学教学与实习,因鉴于学校尚无较大面积的林场可供学生实习及教师研究工作之需,乃不辞辛苦,于场地之四处探索,后终如愿以偿,在江浦境内觅得面积约计20万亩的老山荒山,以供学校林场之用,后定名为 “江苏教育团公有林”,1916年正式成立,由省长公署第三科长卢殿虎兼任总理,过探先(后任东南大学农科主任、金陵大学农学院长)和钟叔进(法政专门学校校长)任协理,先师任技务主任,主持技术任务。从此一农林科学生获得实地造林场所,为国内林业学校自办实验林场及教育公有林场之创举,对我国林业及其教育事业的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先师一身二任,仆仆于学校与林场之间,全校师生受其学问道德及勤奋精神之感召,无不钦仰备至。
  1922年夏,余从日本学成归国,经先师召回母校任教。次年,先师行将出国,余奉命继任江苏教育团公有林技务主任,遵循先师原订计划继续前进并稍事扩充。
  先师于1923年出国赴美进修树木学于哈佛大学,归国后,应金陵大学之聘,任森林系教授兼主任,主讲树木学及造林学,每年暑假深入各省天然林区采集树木标本,为金大建立树木标本室,收藏大量标本。
  解放后,1952年院系调整,金陵与中央两大学森林系合并为南京林学院,树木标本室中先师手迹触目皆是,常为人所称道。其苦心钻研的《中国树木分类学》巨著初版于1937年抗战前夕脱梓问世,当时因日寇侵略,南京告危,政府及学校机构纷纷内迁,金大除师生设备迁往成都华西大学外,其在宁校产,校方决定推定先师及美籍教师等人组织“留京委员会”,留守学校,先师因爱校心切,不畏艰危,毅然受命。
  1952年院系调整后不久,先师受林垦部之召,出任中央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后余赴京参加高教部召开的林业教育会议时,得缘与先师晤教,惜匆匆握别,未获畅叙。1963年,余受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之邀,赴京参加《中国林业史》编写工作之际,得与先师朝夕相见,林科院院长郑万钧同志以目见先师平日生活太简,并在院内孤身独处,身旁并无家属照顾,深感不安,托余代为致意,请将师母接来,以便改进生活。当春节往其哲嗣振树家中趋谒致贺时,适值先师偶感风邪卧病在床,当即以万钧同志意见转达,承告“后代教育要紧,自己生活一向简单,过得很好”,嘱为婉言代谢,余因深知先师一生勤俭,自奉甚薄,在宁生活多年间,均孤身独处,从未携眷,今虽年逾古稀,迄未稍变,不便相强。三月中旬,余束装南归,向先师叩别,不料此行竟成永别,思之不胜痛悼。1971年初,惊悉先师不幸谢世噩耗,不禁潸然。后得其哲嗣告知,先师弥留时嘱咐将未出版的稿件予以付梓以免散失,并嘱将积存稿费八万元捐赠中国林学会以作奖学金。先师对于祖国林业事业的发展,殷殷期望,一如平日,至死不忘,其轻财重义,不谋私利之美德,诚当之而无愧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林业部决定在京为先师补行追悼会,并将遗灵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永留纪念,先师故乡安吉人士为念先师功业,除在其故居附近举行公葬外,并在其莹墓山区,建一树木园以资纪念。
  先师之逝世,为我国学术界之一大损失,其道德学问,无不口碑载道,其功业将载入青史而永垂不朽,植忝在弟子之列,敬就耳目所及,含泪略誌一二,聊抒敬慕之忱,并寄哀思于万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