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冉:立志成为“交通科学家”的自信女孩

期次:第671期    作者:华鑫 尤旖云 李德文   查看:156




  初见刘冉,长发飘飘,面带微笑,不曾想这样一个随性温暖的女生竟然是一位屡获国奖的,绩点稳居4.0以上的工科女学霸。成绩优异的同时,她也在科研领域、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学习不仅为了应试,是做更好的自己!”
  从大一到现在,刘冉的平均学分绩点为4.14,稳居年级第一。对于专业学习,她一贯以来都认为“只要认真学习,努力备考,绩点便在那里,不用担心。”
  在刘冉看来,考点都在老师课堂上。上课时,只要跟着老师走,课后对课堂上的重点知识进行针对性复习,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必刻意拉长“战线”,也不用临时抱佛脚。对于考试周的疯狂复习,刘冉是不怎么赞同的,她认为一些同学在学习生活中,未能平衡好社团活动与课后学习的时间分配,这样才会导致考试周复习的沉重与劳累。
  面对令众多工科生都叫苦叫累的理论力学,刘冉也免不了头疼。课堂学习是重要的一方面,除此之外,刘冉为了弥补力学学科的薄弱,反复去研读书上的专业名词概念,反复做老师在课堂上勾画的重点,积极和老师交流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后习题练习和探索中,突破自己。她在面对老师的课堂讲解经常会思索其科学性,敢于质疑。理论力学老师张宁对她印象尤为深刻:“她总是会拿一些题目来找我答疑,记得有一次,她拿来的习题难度很高,期末考试的难度远不及这个题目的十分之一。正因如此,她那次期末考试的成绩是满分。”
  “学习不仅仅为了应试!”提到本专业的应用领域,刘冉也曾产生过疑问,“从大二的基础课程学习转变到大三的专业课认知,是一个从工科思维跳跃到文科思维的过程。”刘冉说,直到偶然间在一位老教授那了解了“交通科学家”的概念,她才明白了专业的内涵,瞬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课余时间,她经常从一些学术期刊及微信公众号上浏览专业文献,了解专业应用的最新走势。
  刘冉认为,自己只是单纯地喜欢学习,对探索有着兴趣,她有一股冲劲,而专业应用的新领域让她着迷。学习的目的不应仅仅为了考试,她会为弄懂一个知识点而开心好久,而知识的积累是人在今后生活中的一种内在修为,所以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做更好的自己。
  用竞赛经历丰富专业阅历

    对于刘冉而言,竞赛经历是专业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看着厚厚一沓的获奖证书,刘冉的眼中满是成就感。除了参加过江苏省交通科技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这种专业性较强的比赛外,她还参加了像挑战杯、中国互联网+创客大赛等系列创新创业大赛,并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第十五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第三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中国“小谷围”互联网+创客大赛优秀奖等荣誉。
  在我们惊讶于她所取得的赛事荣誉时,我们还发现,早在大二时,她只用了一次考试就取得了雅思6.5的成绩。对于一个专业课程繁重的工科女生而言,她是怎么在这么多的赛事中投入精力并获奖的?刘冉坦言,专业类的竞赛可以拓宽个人的专业视野,在更大的平台收获更前沿的理论成果,这是专业研究学习中的一种必要形式;而创新创业类的竞赛,则是她在创新领域中的一种摸索,去接触更直观的创业现状。“比赛时三天三夜的连续作战,不仅培养了自己缜密的逻辑思维,也是对自我能力的一次提升,以便以后更好地融通到专业领域的学习中去。”谈到数模竞赛,刘冉兴奋地说,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比赛,她都愿意去尝试并在比赛中不断突破自己。比赛不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专业阅历更丰富。
  放慢生活的脚步,自信而随性

    在与刘冉的交流过程中,她表现得淡然自若,言语间不时流露着沉着与冷静。但她并不像一些学霸给人高冷的印象,而是亲切得像一个隔壁姐姐。“要对自己有信心!”是她留给记者印象深刻的一句话。自信是刘冉的生活态度,但这种自信并不是自负,而是一种自我鼓励。
  刘冉说,她不是一个功利心强的人,她不会为了一些名或利而去刻意做些什么,她选择去做的事都是她内心所爱。刘冉也是思维不定势的一个人,她时常会在学习之余腾出几个小时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静下来看看自己的生活环境,用心去感受南京这片土地。这样既缓解了学习后的疲惫,又能使自己“静”下心来回顾过去一阶段时间所做的事。除此之外,刘冉在每年的春夏季,都会每周固定进行12公里的耐力跑。既提高了身体素质,让她的心灵得到了松弛,又能减轻学习压力,让她更好地规划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刘冉还经常乐于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她曾担任世界无车日、马拉松赛志愿者,并且在“南京城交院杯”第二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中获得 “优秀志愿者”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