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院作品展:彰显专业特色频现生态元素

参展作品达600余件,近160件作品已授权或申请专利

期次:第673期    作者:方彦蘅 沈慧   查看:67










  “你去看展了吗?”在刚刚过去的一周,这是南林人之间见面打招呼的高频问句。在笔者的朋友圈里,也被有关艺术展的资讯、图片、报道所刷屏,有网友笑称这是一年一度的“南林设计视觉周”。日前,我校艺术院、家居院、南方院毕业设计作品展和园林院“博大园林”小花园设计与营建竞赛在教学11楼和我校北大山音乐平台举行,收获了校内外人士满满的关注度。
  毕业设计:结合传统文化 讲述生态创意

    如果你曾在上周的某一天,走进教学11楼的一、二层展厅,相信你会被这600余件充满创意与热情的作品所吸引。无论是思考现代人生活状态的“森林城市”、抢救民族手工艺进行的“跨界”实验,还是针对老龄社会、二胎到来等新型社会关系所带来的人居环境设计改革……几乎每件作品背后都有着一份生态故事,而这些新锐的设计都出自即将毕业的艺术院、家居院、南方院等设计类专业学子之手。
  5月29日上午,艺术设计学院和南方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作品联展在教11楼一楼展厅开幕。本届毕业展参展人数544人,优选参展作品388件,涵盖了环境设计、城市景观、室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摄影等6个专业方向。6月1日,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和南方学院相关专业作品第二批展出。本届毕业作品展以“新途”为主题,展出展板334幅,设计制作实物与模型共计226件,其中158件作品已经授权或申请专利。
  参展作品是同学们四年学习成果的展示,既反映了他们在艺术观念上的创新、工艺手段的丰富、与社会实践和企业需求的结合,也呈现出我校学子的生态理念和绿色担当。
  艺术院作品《大山村》是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南京市高淳区大山村“量身打造”的。去年10月,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施爱芹的带领下来到这里,发现当地有12幢老房子。“老房子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是游子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团队成员之一朱亚荣说。于是,同学们以大山村独有的吴楚农耕文化为载体,设计和改造这些老房子,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衍生品,意在打造一个能够让人“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艺术院同学盛亚欣的作品《万物生》是一幅纸雕。他说:
  “纸的原材料是树木,有生命的树制造无生命的纸,是一种死,死便代表着终止;用纸再现树、生灵的形态便是一种重生,一种轮回。”参观者站在作品前,看着树挺拔,枝遒劲,叶婆娑,藤缠绵,草儿摇曳,蘑菇浴光,蝴蝶起舞,蜻蜓翩翩……交口称赞作者的心灵手巧。盛亚欣同学的匠心追求,把生态和艺术巧妙结合起来,突破纸本身的价值,赋予其新的生命,艺术地展现纸和树的前世今生,启迪人们从美中沉思,热爱美,关注生态。
  家居院二楼展厅里,有一款适用于3-5岁学龄前儿童的汉字启蒙玩具。该款玩具以生态环保的榉木、菠萝革为原材料,设计成汉字的笔画和拼音,还配有相应的绘本和图画册。设计者孙月同学在谈及产品设计的初衷时说,“现在儿童玩具市场鱼龙混杂,工业化制品粗制滥造,缺乏文化内涵,所以我想为中国孩子设计一款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玩具。”目前这款产品已获得国家外观专利,在展厅现场很多“大朋友”也饶有兴致地玩起了汉字拼接。
  “毕业展是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教学实践活动,今年在筹备期,我们就注重引导同学们将理想融入艺术,关注社会,用作品去表现中国的国情、民情,讲述中国故事。”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祝遵凌说。“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很多参展作品都呈现出南林学子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愿景。”
  “今年超一半的学生作品都申请到了专利,这是学院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的体现,也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肯定。”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徐伟表示,“学院承担同学们在专利申请过程中的相关费用,鼓励和引导他们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始终为人的居住生活而设计。”
  校长王浩在实地参观了同学们的毕业展后点评,“心念社会,产学协同。同学们的作品反映了我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综合实力和水平。你们是未来的中国设计师,我从中看到了你们对许多当下社会问题的关注,体现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小花园设计与营建竞赛:传承专业特色 打造“花之剧场”
  近日,由我校风景园林学院主办的2018“博大园林”小花园设计与营建竞赛落下帷幕。“小花园设计与营建竞赛”是我校第二届生态文化节的重点活动之一,也是风景园林学院的一项传统品牌特色文化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今年学院首次尝试将营建场地由室内花房移到了室外的真实环境,选址位于我校北大山的原音乐平台,并以此命名本届竞赛的主题为“花之剧场”。
  25组团队从初审的62个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现场营建的机会。在为期五天的紧张工期里,同学们三五成群、分工协作,克服了天气、地形等不利因素,在2.5m×3.2m的有限空间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运用平台、园路、本土植物等元素,还通过改造废旧物品来实现循环利用,将图纸上的设计方案转化为一个个精致的庭院意境。
  由校内外专家学者、设计师组成的评审团针对方案设计作品落成的一致性、营造设计的创意性、建造材料选取的适宜性以及作品养护的持久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最终,作品《星空》荣获特等奖,《秦淮烟月》《梁祝》荣获一等奖,《花之圆舞曲》等3组作品荣获二等奖,《枯木逢春》等5组作品荣获三等奖。
  “我从这些方寸大小的‘盒子’中看到了同学们创意灵感的‘爆棚’。”作为竞赛的长期合作方,上海博大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李峰表示,南林是公司较早开始合作,也是合作比较深入的高校之一。今天获奖的同学相当于提前进入了企业的人才储备库,在其实习、求职等阶段,我们都将优先考虑。
  “创新教育如何教?我认为关键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校长王浩在点评活动初衷时说,“我们举办小花园建造竞赛意在保护和鼓励同学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在‘从图纸到花园’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大家对园林素材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交替强化的教学状态,从而引导创新教育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