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高考记忆,一代人的青春之歌

———记我校张智光教授的求学之路

期次:第679期    作者:季天宇   查看:73




  1977年10月21日,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喜讯,这个消息一下子点燃无数年青人内心澎湃的大学梦。那年冬天,全国各地570万考生涌入考场,争取27万录取名额中的一席。这是1966年以来,年轻人第一次有了自己选择命运的机会。
  在南京下关的一个考场里,19岁的张智光四下打量了一番,惊奇地发现,中学老师就与他相隔几张桌子远,周围也多是鼻梁上架着眼镜的“中年人”。当时他高中毕业后才工作了半年多,几乎是考场中年纪最小的。积压了十年的人才同场竞技,让他感到一丝担忧,心里早就做好“今年考不上,回去复习,明年再考”的准备。
  高中毕业后,张智光被分配到南京第二汽车修理厂,当了一名工人。当恢复高考的消息第一时间传进耳朵里时,他再也按捺不住激动和喜悦,“从前经组织推荐和选拔出的工农兵学员才有机会读大学,如今上大学全凭真本事,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张智光下定决心,参加高考。当时企业的工作时间是“八进八出”———早上8点上班,晚上8点下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只有吃午饭时间才属于他自己。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后,再挑灯夜战。复习迎考的过程十分艰辛。
  距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时间紧迫,他不得不忙里偷闲,见缝插针。每天中午,短短的一个小时午饭时间他也不放过,他偷偷躲到建筑工地上一间盖了一半的房子里,拿几块砖搭成“台面”放饭盒,边吃饭边看书。工友们好奇地问:“张智光,怎么每天中午都看不到你吃饭,一上班你就冒出来了?”他笑而不语。
  终于坐在了考场上,彼时的张智光自觉复习不够系统,觉得考上大学希望渺茫,加之身边还有这么多“劲敌”,但他一定要把握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张智光的中小学阶段恰逢十年动乱。面对全国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许多人迷茫了,受到了“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但是,上初中时张智光就坚信,文化知识一定是有用的,“臭老九”总有一天要翻身,建设国家还是要靠科学技术!在动乱的时代,张智光对国家的未来从没有失去信心。他从长辈们那里借来文革前的教科书,又从旧书店淘来一堆旧书,一直坚持自学文化知识。身边的朋友都十分不解,在这种年代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地读书?包括父母亲都劝他不要成天看书,一方面担心别人说他走“白专”道路,另一方面也希望他要顺应那种火红而动荡的社会。但是张智光顶住环境的各种压力,仍然坚持读书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成绩出来了,张智光被上海机械学院(现上海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录取,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考上大学后,我和身边的同学们都发了疯似地学习,熬夜苦读已成为普遍现象。”张智光回忆起上大学之后的情形。因为被耽误了10年,所有人都十分珍惜大学的学习机会。
  大学毕业后,张智光在南京模具厂从事技术工作。看到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的落后与制约,工作了多年后,他又萌生继续读研深造的念头。英语、高数、控制理论、电路、信号与系统……时过境迁,曾经的教材已经满足不了现代教育的要求,所有的功课学习必须重新再来。他一边照顾瘫痪的父亲,一边兼顾工作,空闲时才能翻上几页书。顶住复习和生活的压力,张智光后来成功考上了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从此和管理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果不是恢复高考,我不可能成为大学教授,国家给了我一次重新选择人生的机会。我们这一代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恢复高考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福利。系统论里面讲只有开放系统才能从无序走向有序,改革开放打破国家封闭状态,引入先进思想和科技,让国家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也再一次印证了‘知识一定是有用的’的道理。”张智光说。
  如今,在管理学领域里颇有建树的张智光教授,回忆当年,历历在目,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