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大使命

期次:第692期    作者: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党支部 李政   查看:1724




  这是一个关于信仰与坚守的故事。
  今年4月,我随支部全体党员赴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参观学习。在纪念馆的一角,我发现了一张“很不起眼”的照片。照片中的主人公我不认识,看神态不太像是横刀立马的将军或者英勇杀敌的战士,更像是一位文质彬彬的书生。我记下了他的名字,回来后查阅资料才发现,就是这位看似羸弱的“书生”,却让不胜其数的日寇亡命于他的手下。他就是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吴师孟,身边的人都叫他“老吴”。
  老吴1927年参加红军,因为办事公道被安排负责后勤和军需物资供应。1933年,老吴在掩护军需物资撤离时受伤被俘。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老吴始终没有透露身份,后来幸亏家人用了80块银元将他保释回家,这才捡回了一条性命。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家人劝老吴,“赶紧收拾收拾躲难去吧。”老吴不听,毅然北上,投身新四军。
  那时的新四军刚刚整编不久,军需器材奇缺,战士们“有枪无弹”是常态。当老吴看到战士们拎着大刀、长矛在战场上与敌人肉搏、战损比极高的情况,他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啃下军械制造这块“硬骨头”。于是,老吴主动接过了新四军二师军需主任这个重担。
  要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制造出弹药,这是摆在老吴面前的一个大难题。没有原料,他就带着大家走村串户收购木炭、废铁、土硝等材料,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日占区去采买;没有技术,他就到村里的猎户们家中虚心求教;不会制图,老吴点着煤油灯挑灯夜读,啃下来了十几本军事器械的专业书籍,掌握了核心的技术。
  这一干就是5年,原本的军需小作坊发展成为三个兵工厂,队伍400余人,日产子弹2500发、手榴弹600枚,还能造迫击炮弹。1942年,战略反攻进入了关键期。为了更好地配合前线作战,军委下达了年产20万发子弹的任务,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几乎是一项难以完成的工作,关键时刻老吴顶了上去!
  又是一轮没日没夜、废寝忘食地工作,没人知道那时老吴的肺病已入膏肓。人们只是发现老吴变得越来越瘦,咳得也越来越厉害,而码放平整的弹药总是一批批地按时运往前线,从未有过延误。10月,年产20万发子弹的任务提前完成了,而老吴倒在了厂里,再也没有醒过来。
  老吴走了。粗略地估计,多年来在老吴的指导下制造出来的枪炮、弹药,至少毙敌5000人。时任新四军二师师长张云逸曾这样评价他,“如果说二师是插在敌人心口的一把尖刀,那老吴就是这把刀上的刃。”而老吴生前却总对人说,“跟上阵杀敌的战士们比起来,我只是个负责后勤的小人物。”
  革命事业的成功,需要有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勇牺牲,需要有人在枪林弹雨中冒死冲锋,也需要有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注意不到他们,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
  岁月更迭,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望历史,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澎湃春潮,正是有一批又一批如老吴一样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才成就了今天赫赫成绩的复兴伟业。
  伟大的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小人物”。回归到我们的工作,眼下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咱们机关的同仁们其实就很像“老吴”。我们可能无法直接产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学校在争先进位的正面战场上“搏杀”,但是我们的每一张报表、每一份材料、每一次服务、每一篇新闻报道其实都是在为学校的“双一流”事业添砖加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伟大出自平凡,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
  何以为“小”?对于集体而言,你我或许都是无名之辈;何以为“大”?只要我们这些平凡的“无名之辈”,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不辱使命,小人物也可有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