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专业优势 助力生态文化产业

记艺术院“见证———脱贫攻坚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

期次:第694期    作者:成方中 殷玉召   查看:31





  以点到线,以线到面,快速全方位地了解贫困地区;巧思妙作,同心合力,精准多领域地提出优化方案……2019年7月21日至30日,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见证———脱贫攻坚新时代”实践团,远赴河南商水地区开展了为期9天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通过调研地域现状及特色文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帮助开发旅游文创产品等,助力地区特色发展,为帮助该地区脱贫攻坚作贡献。
  据了解,本次实践团成员几乎涵盖艺术院所有专业,通过选择商水县邓城镇叶氏庄园、商水港等重点扶贫基地,围绕地区的城镇环境建设、旅游文化符号具体化、产业扶贫中品牌的建设与包装、地区特色的镜头语言表达等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并牢牢抓住“千年银杏树”等发展热点话题,帮助挖掘地区的发展潜力。

  古建文化的移植与新生

    叶氏庄园是一座矗立在商水县邓城镇的古建筑。从清康熙年间开始,叶氏家族历时半个多世纪完成了这一占地20000平方米、以三个大院为主的宏伟建筑群的建造。在调研中,成员发现,该庄园的建筑风格独树一帜,三个大院的房屋高度不仅依次升高,还具有非常多的细节,如屋檐屋顶形态各异的飞禽走兽和房屋墙壁上精美的浮雕等。在讨论研究中,来自公共艺术和室内设计专业的吴歆悦和郭慧慧同学提出,要对传统古建文化进行“符号移植”,通过开发周边文创产品,并对房屋的应用重新规划,进行展厅的设计。这种捕捉部分建筑符号,使其平面化、具体化,并就地宣传的方式,既是对叶氏古宅文化深度和广度的多元化探索,也是对该地区旅游扶贫新方式的探索。

  城镇景观的改良与规划

    商水港区位于商水县产业集聚区周商路西侧,沟通城市南北,是铁路、公路的交汇点,是商水地区与外界流通的重要途径。团队中,环境艺术和景观设计等专业的成员在了解了当地的交通优势和相关部门对商水港的开发意向后,针对其周边区域拥有巨大农产品生产能力及物资消费能力等特点,结合当下热门的智能物联港理念,提出了统一、协调、规范的“覆盖中原城市群和周边城市经济圈的物流产业园区”概念,将中小型工业、农业、电子、通讯医药、家居、建材、物流等行业结合起来,在商水地区城镇景观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加入更多功能,为工业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助力。

  “产业扶贫必须要与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结合起来,不然很难保证产业发展的活力。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把握住其中的关键。”来自城市景观专业的沈嘉琪同学这样说道。

  创意产品的设计与推广

    商水县的千年银杏树可追溯至汉代,年可挂果千斤以上,在当地乃至全国都很出名。我校对于银杏树价值的开发研究,包括其药用价值、文化价值等,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实践团队中,来自公共艺术、视觉传达专业的同学着眼于千年银杏树的文化价值,对银杏床上用品,餐厨用具,电子用品等多个方面的产品进行了创意设计。

  商水产业扶贫基地独立孵化品牌天力葡萄,至今已培育臻选出多种口味葡萄,并销往世界各地,年销量过千万。在进行考察时,团队成员发现,与其他国际品牌相比,天力葡萄的产品包装并不能更好地表现品牌效益,来自视觉传达专业的周锐雅便对天力葡萄的包装进行品牌定位和再设计,把视觉语言应用到产业扶贫中去。
  在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紧密结合专业特色,把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现实中去,不仅对贫困地区进行走访调研,更为商水县贫困地区带去多元发展的方法,助力该地区发展方式的探索。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把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发展中去的实践,更是学生学习成果、老师教学能力和学校教学水平的一次检验,可谓一举多得。”团队负责人殷玉召说。团队成员还结合扶贫基地特色与商水县邓城镇领导交流了意见,提出了以叶氏庄园和千年银杏树等为代表进行相关产品衍生发展的思路。数字媒体专业同学还为商水县拍摄了文化热点宣传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