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编者按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我校前身之一)西迁重庆,在重庆大学的松林坡办学,森林系师生创立了壁报 《林钟》,张贴在森林系门口,发行数期后停办。   抗战结束后,中央大学回到南京,1946年,《林钟》复刊,时任森林系教授的梁希为其写了复刊词,向林人们提出了著名的敲击“林钟”号召:“林人们,提起精神来,鼓起勇气来,挺起胸膛来,举起手,拿起锤子来,打钟,打林钟!”“一击不效再击,再击不效三击,三击不效,十百千万击。少年打钟打到壮,壮年打钟打到老,老年打钟打到死,死了,还要徒子徒孙打下去。   林人们!要打得准,打得猛,打得紧!一直打到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梁希先生身体力行,一生为振兴中国林业而不停地敲钟,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长期以来,梁希先生的“打林钟”气魄和理念已深植在南林文化的细胞里。学校师生秉承先生遗志,传承先生“让黄河流碧水 赤地变青山”的伟大宏愿,把让祖国的山更绿、水更青作为自觉的价值追求。新时期,“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仍然是重任,仍需要“林人们,提起精神来,鼓起勇气来,挺起胸膛来,举起手,拿起锤子来,打钟,打林钟!”放眼祖国山河,眺望五洲四海,我们会发现,“打林钟”任重道远。社会发展需要“打林钟”,祖国建设需要“打林钟”,南林前行需要“打林钟”。   2018年12月28日,是梁希先生诞辰135周年纪念日。为纪念梁希先生,传承先生“打林钟”的担当精神,《南京林业大学报》副刊从本期起更名为“林钟”。   《林钟》期待大家的关注,期待大家的来稿,期待和读者一起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 为了碧水青山是他永恒的使命与追求

    为了碧水青山是他永恒的使命与追求———纪念梁希先生诞辰135周年   “登上那钟山极目眺望……”2018年,当我第一次在南京林业大学的礼堂里唱起校歌《为了碧水青山》时,心中有着刚入学的激动与自豪,而在那最柔软的一处角落不断涌现的却是梁希先生的音容。   今年是梁希先生诞辰135周年。时光大浪淘沙,卷走了岁月的种种人事,但我校前身中央大学森林系教授、新中国首任林垦部长梁希先生的话语却一直回荡在南林校园里,回荡在每一个南林人的心中。   先生说:“要让黄河流碧水 赤地变青山。”“要无山不绿,有水皆清……”不难看出,梁希先生念念在心的 “山水自然”是他穷尽一生的挚爱,为了祖国的碧水青山是他永恒的追求与使命。   梁希先生自幼聪颖过人,有 “两浙才子”之称。在他的青年时期,正值戊戌变法。目击清廷昏庸腐败的他在“武备救国”   的思想影响下,毅然投笔从戎。辛亥革命过,他继续赴日留学,学成回国任教,把学到的林学知识一点一滴地传播到国家。正如梁希先生自己说的那样:“我教书,培养学生,想改变中国林业面貌……”正如南京林业大学校歌里所唱的那样”忠诚报国,奉献一生”,也像梁希先生对周恩来总理的承诺“为人民服务,万死不辞”,梁希先生为中国林业倾尽了毕生的心血。教学、编书、为新中国的林业规划……先生一生都在为祖国的林业事业鞠躬尽瘁。为师期间,梁希先生不仅仅教学生林业知识,更是教育他们做人之道;编写林业书籍时,梁希先生不知多少个日夜挑灯夜战,在他的书中有着丰富的林业知识,还有着他对美好中国的畅想;为新中国林业规划时,梁希先生甚至为了一个问题反复思考,多次实地考察,不管是酷暑还是寒冬。   我们这一代青年,在改革开放中健康成长。在得益于碧水青山的同时,我们却看到了依然有很多地方空气污浊,植被破坏严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一些碧水青山在渐渐地褪色、变色。马路上尾气弥漫,小溪里垃圾拥挤,糟糕的情况令人扼腕。幸运的是,总有那么一群人,一直传承着梁希先生的精神,为了中国的碧水青山不断地努力着。自豪的是,在这群人中,南林师生的身影分外清晰。刚进大学,我就读到了我校学生会的倡议书,号召大学生“弘扬塞罕坝精神,做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引领者和守护者,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美丽”。那一刻,我就告诉自己,要做传承梁希精神的南林人。   “碧水青山,钟情向往,林钟声声在耳边回响……”几千个朝气蓬勃的南林新生在大礼堂里唱着,在他们身上,有着梁希先生的期待,先生从未离开我们。“无论我走到什么地方,装点河山不变的志向……”梁希先生,您听见了吗?

  • 梁希诗文摘抄

    梁希诗文摘抄 迎曙光 以身殉道一身轻,与子同仇倍有情。 起看星河含曙意,愿将鲜血荐黎明。 冀西沙河古道(神道滩) 沙荒地上青杨白杨林 沧海成田不长桑,金沙古道百年黄。 故应小试麻姑爪,来种兰陵青白杨。 青杨何妥白杨萧,文彩风流两隽骄。 才是峥嵘头角露,十分姿态向人娇。 次韵报子约 落叶疏林鸟未安,北风吹上腊梅寒。 此花不适玄都观,只合山深踏雪看。 红旗猎猎雪中明,大地山河一统成。 我比放翁归更好,一廛盛世老为氓 《西湖可以无森林乎》 “安得恒河沙数苍松翠柏林,种满龙井、虎跑,布满牛山、马岭,盖满上下三天竺,南北两高峰,使严冬经霜雪而不寒,盛夏金石流、火山焦而不热,可以大庇天下遨游人而归于完全‘美术化’‘天然化’‘民众化’也。”   《让绿荫护夏,红叶迎秋》 “绿化,这个词太美了,山青了,水也会绿;水绿了,百川汇流的黄河也有可能渐渐地变成碧海,这样,青山绿水在祖国国土上织成一幅翡翠色的图案。……林业工作是做不完的,绿化要做到栽培农艺化,抚育园艺化;要做到工厂如花园,城市如公园,乡村如林园;绿化,要做到绿荫护夏,红叶迎秋。……这样,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全部都成一个大公园,大家都在自己建设的大公园里工作、学习、锻炼、休息、快乐地生活。”

  • 致水杉

    致水杉 难忘你春天娇嫩的叶, 记得你夏日浓浓的荫, 那日你变身火炬立地擎天, 浪漫了校园明亮了初冬。

  • 数千年前的生态谣

    数千年前的生态谣   置身森林公园般的南林大院,闻鸟语,听风声,忽然心动,数千年前,先民们怎样和自然相处?遂打开《诗经》,管中窥豹,隔空探访。   未入其境,先闻其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小雅·伐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风·关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小雅·鹤鸣》)……听着这样的声音,眼前的画面是在那遥远的地方,鹿群在草丛中出没,野菜种类很多。看到可口的苹、蒿、芩,鹿儿开心地叫起来,兄呼妹,子应母,温馨分享,这是当年的温馨草原鸣奏曲;丁丁冬冬的伐木声,嘤嘤啾啾的鸟儿应和,这是当年和谐的森林协奏曲。   既闻其声,再探其意。《鹿鸣》是宴饮曲,由鹿鸣的温柔祥和,先人们想到的是人要师法自然,向鹿儿学习。宴会上主宾皆要言行得体,彬彬有礼,吹笙鼓瑟,音乐修养并和谐气氛共存。《伐木》由和谐的森林之歌,产生了美好的感受,联想到期待和自己的亲朋好友分享美酒珍馐,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感受自然是一种能力,师法自然是一种智慧,数千年前的祖宗们就有了这样的能力和智慧,着实让后辈感慨。   我们知道,“风”是民歌,相当于今天的流行歌曲。尽管我们不知道当时周人是怎么唱《诗》的开篇之作《关雎》的,但只要诵读一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我们就仿佛看到雎鸠在沙洲上张望应和,荇菜在缓流中舒展摇曳,大环境如诗如画。以此起兴,那个凤求凰的故事徐徐展开,小伙子“寤寐求之“”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过程恬静优雅,分寸感恰到好处。   长期以来,分析《诗经》的角度有很多,其中有大量的对《诗经》比兴手法的探讨。其实,从生态角度思考,我们可以把比兴看作是先人师法自然的途径方法。读《诗经》时,常被其比兴的美妙吸引,被先人尊重自然的美好感动。自然不乏暴虐的行为,生活不乏苦难的浸染,但先人们智慧地调整视角,聚焦大自然的善意良情,吟诵着它的温柔和谐,给人抚慰、引导和憧憬。“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小雅·棠棣》),和其他植物一样,棠棣树也有四季轮回,但诗人看到高大的棠棣树鲜花盛开、花萼花蒂灿烂鲜明时,联想的就是兄弟间相爱相亲,是普天下最美的人情。“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小雅 鸿雁之什 斯干》),看到山涧中流水清清,终南山上竹翠松茂,诗人想的就是兄弟手足情深,同气连根不欺不诈。“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诗人甚至从蝈蝈们鼓翅飞翔就直接联想到社会需求,多子多福兴旺家族。   由是,我们应该对《诗经》中诗篇的作者表示敬意。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尚元素和主流风格,这些内容通过文字承载传递,后人才得以窥见先人们的灵魂高度和生活状态。读《诗经》,隔着漫漫时空,体悟先人们和自然的相亲相融相互成全,把生态和谐凝成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秦汉唐宋乃至当今,传承诗经的比兴,我们在文学作品中遇见了大自然带给人们的种种美好和思考。到底是自然在试图用自己的灵性给人类启迪,还是人类把自己的追求映射在自然物上让它返景,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分享《诗经》给我们的美妙,更多的师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