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的毕业季留下特别的记忆我校举办“云端”毕业典礼

    特别的毕业季留下特别的记忆我校举办“云端”毕业典礼 南方学院定制版口罩   隔屏接受领导、老师们的授位、拨穗;微信小程序生成一张樱花树下和老图的亲密“合影”;和宿舍“老铁”用视频连线代替拥抱告别……这注定是一个特殊的毕业季。受疫情影响,今年许多毕业生无法如期返校,学校精心推出“云端”毕业礼,以创新方式让毕业生们收获了一个暖心的毕业季。   为了让毕业生们的学业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6月18日,我校通过校园网、学习强国、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面向8420名应届毕业生转播2020届毕业生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校党委书记蒋建清为2020届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校长王浩致辞寄语;全体在校校领导为毕业生代表们逐一扶正流苏、颁发学位证书。各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2020届毕业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和毕业生代表在现场参加典礼。毕业典礼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中亮主持。除了师生和家长外,整场“云典礼”还吸引了6万余人次的围观和祝福。   在致辞中,王浩校长深情回顾了同学们在校期间攀登求索、追求卓越的多彩学习生活。他对这一届毕业生在疫情之下自觉服从国家大局,主动配合学校防疫工作,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还有不少同学在毕业后选择去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等生动实践给予高度赞许。他鼓励毕业生们要永葆“爱国心”,将个人理想奋斗融入祖国建设;要永葆“适应力”,满怀信心拥抱这个伟大的时代;要永葆“精气神”,始终保持满腔的学习热情,不负青春韶华,书写时代答卷,争做新一代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后浪”。   教师代表、化学工程学院教授荆宇,在校生代表、艺术设计学院学生连云涛先后发言,向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表示祝贺。活动现场还播放了毕业生代表们录制的视频短片。   以南林绿为底,将水杉图案简化后随意排列于垂布上,袖口处是由英文校名缩写“NJFU”组成的线性图案,左胸贴近心脏处是学校的校徽,寓意毕业生始终与母校心心相印。这套私人定制版的学位服是由校党委宣传部在众多设计方案中精选出来,从2020届起正式启用。“因为今年是第一年,又碰上了疫情,学院专门定制了330套学位服,在毕业生返校之际进行赠予。”风景园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洪娟说,“对于未返校的学生,我们会直接邮寄到家,欢迎毕业生们在疫情结束后,回母校拍照留念。”   遗憾不能返校拍毕业照?没关系,学校开发的“云端”毕业照小程序帮你圆心愿。上传一张证件照,自主选择学科和场景,一键合成,一张专属于你的定制毕业照就完美生成。“我们花了前后两周时间写代码、拍摄和测试,这是我们结合专业所长送给学长学姐们的毕业礼物。”小程序设计者之一、信息学院大三学生顾瑨鸣说。   近日,南方学院毕业生们在朋友圈里晒出不少佩戴定制版防疫口罩的照片,惹来不少人的实名羡慕。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普通口罩,同学们的口罩上印着银杏和樱花这两种对于南林人来说有着特殊情结的植物。“今年的毕业生的确是非常特殊的一届,毕业季遇上新冠肺炎疫情,让他们在论文撰写、考研求职等过程中都多了不少曲折。”南方学院辅导员唐飞说,“口罩虽小,却能助力他们抵御风险,也寓意希望毕业生们能够保护自己乘风破浪,成就更远的航行。”   化学工程学院发挥专业所长,为毕业生们定制了专属的“南林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定制了木质的相框和徽章;外国语学院贴心地收集了每一位毕业生的照片,为他们定制专属的学位服抱枕;艺术设计学院发起 “天南地北同唱校歌”的主题活动,并将制作的视频送给每一位即将远行的“游子”……各学院尽已所能,为毕业生们送上饱含深情与牵挂的毕业礼物,留下属于大学最后的独家记忆。   “来年樱花树下再相邀”“南林我爱你”……在云直播的平台上,毕业生们纷纷抒发着对母校的眷念,“这场特别的毕业礼给我们留下了毕生难忘的记忆,我们会谨记学校、师长的期盼,努力走好人生的下一步。”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大四毕业生江靖怡说。

  • 理学院青年教师在《AdvancedMaterials》发表综述文章

    理学院青年教师在《AdvancedMaterials》发表综述文章   本报讯 近日,理学院杨小飞教授团队在材料领域国际权威期刊 AdvancedMaterials(译名《先进材料》,影响因子25.809)发表题为 “RecentAdvancesinConjugatedPolymersforVisible-Light-DrivenWaterSplitting”的综述文章。理学院青年教师赵呈孝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杨小飞教授和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张铁锐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实现能源转换,利用太阳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碳水化合物。模仿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发展可以将太阳能高效转化为化学能的人工光合体系是清洁能源研究的终极目标。光催化分解水过程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半导体光催化材料通过吸收太阳光能量将水转化为氢气和氧气,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合理设计高效稳定的太阳能光催化材料。   传统小分子光催化剂具有金属毒性、成本昂贵、稳定性不高、难以重复利用等缺点。因此,迫切需要从非金属、非均相等方面寻求新的光催化材料。共轭高分子是一类新型的光催化材料,具有非金属、非均相、可设计等优势,是传统均相光催化剂最具前景的替代品之一。合成共轭高分子的有机单体和化学反应种类繁多,具有可扩展的共轭体系和由此形成的能带带隙,从而在电子结构以及光物理性质上具有很好的可调控性,应用于光催化分解水领域极具前景。论文从设计和合成光催化分解水的共轭高分子科学问题出发,全面介绍了基于不同种类共轭高分子的新型光催化材料在分解水产氢、产氧和全解水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根据高分子骨架构筑基元、分子几何结构、组装方式等将共轭高分子光催化材料细致分类;详细阐述不同构型共轭高分子的光催化分解水活性及其优缺点;从提高材料光催化分解水效率角度出发,重点讨论和总结了基于共轭高分子的光催化材料分子结构设计基本策略和性能优化方法;最后分析讨论共轭高分子光催化材料的未来发展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

  • 疫情之下,学校“云”端发力招贤纳才

    疫情之下,学校“云”端发力招贤纳才   “人才强校”是学校四大发展战略之一。当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校统筹发力“云端”、打通线上线下,推出“云”招聘、“云”面试、“一站式”入校流程云办理等系列组合拳,用专业细致的服务举措让学校“招贤引才”政策掷地有声。   “云”招聘,足不出校、网罗人才 因疫情防控需要,国内各大招聘机构及高校均取消了现场招聘活动,这使得我校主动上门对接各类人才的传统招聘举措受阻。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引才需要,人事部门及时调整人才招聘工作方案,推出线上“云”招聘系列活动,主动加强与国内外主流线上招聘平台和国内高校就业指导单位合作,精准投放人才岗位信息,实现学校与应聘人才点对点对接。疫情以来,我校共在NatureCareer、Sciencemag.org、中国教育在线、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科学网、中国留学人才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多个平台发布各类招聘信息。   “我是在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的招聘平台看到学校精准推送的招聘信息,了解到学校的引才政策,欣然投递了简历。”疫情期间新录用教师、F类人才赖笑辰介绍。   利用云端平台,采用线上宣讲方式宣传学校引才优惠政策,通过学院云试讲的求职者可以利用学校搭建的线上招聘面试平台填写个人信息,并一键投递求职简历。   据悉,本年度我校已举行6场“云”   招聘活动,共收到海内外知名高校的优秀学者、博士后、博士简历445份,其中海外学位获得者155人,学科背景涵盖了林学、材料科学、化学科学、生物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科。   “云”面试,新常态下依旧“面对面”   “各位面试官大家好,我是来自德国马普学会胶体与界面研究所的博士、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博士后……”4月中旬,陈祖鹏博士顺利通过了学校举办的线上面试,并入选江苏特聘教授,现已正式入职我校化工学院。   谈起线上面试,陈祖鹏感触很深:“还是第一次参与,虽然相较线下面试我少了一些经验,但是在疫情期间通过云端与校内面试专家和相关学者这样畅通的交流还是十分难得的。”   疫情期间,为破解求职人才“进校难”“沟通不畅”等问题,人事处联合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将招聘面试的主场搬到了线上,通过网络连接,不少身在异国的人才纷纷加入面试,既降低了沟通成本,也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增强了人才对学校的了解与认同。   据悉,疫情期间,我校已组织2场校人才领导小组云面试会,来自哈佛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华威大学、加州大学、清华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或研究机构优秀人才广泛参与。2场面试活动共面试人才81人、录用55人,平均年龄只有30.1岁,录用人才中学校来源多样,海外人才递增,年龄梯度不断优化。   “一站式”,服务细节暖人心 当江苏特聘教授、化工学院教师陈祖鹏拎包入住学校人才公寓过渡房后,发现房间内一尘不染、整洁如新,让他大呼暖心。其实像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上午提交报到材料,下午进校时私家车已成为南林“固定车”,畅通无阻;一卡通、网络账号都完成办理,使用方便……这些让引进人才暖心、舒心的举措,其实是学校构建的“一站式”人才报到服务的流程。为了让引进人才办理入职手续“少跑路”、更方便,人事处建立了“报到系统”线上平台,引进人才提交信息后,组织部、人事处、校医院、保卫处、一卡通中心等相关部门接续处理,机动车入校、校园卡开通、工资起薪、校园邮箱及VPN申请、住房申请、协议签订等手续一键完成,让原本需要跑部门、盖公章的繁琐成为历史。疫情期间办理入校报到手续的土木院副教授崔鹏,目前已经正式入职开展相关工作。“学校的服务真周到,在方便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对学校的情感认同。”他笑着说。   在做好基础服务工作的同时,为解决高层次人才实验室配备瓶颈,让他们尽快投入教学科研工作,学校统筹推进梁希馆改造工程。目前,馆内院士、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江苏特聘教授等11位人才2400平方米实验室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另有7位高层次人才1700平米实验室在建。 (王雪 李政)